&esp;&esp;孟灵儿说起后来。
&esp;&esp;她还是睡不着,陈渊去了片刻又回。再次回来时他带了几根草藤,给她缠了个玲珑草球,又变戏法似的将一袋子宵行装进去。
&esp;&esp;盈盈如星辉,漂亮极了。
&esp;&esp;后面他又给她穿了半个没完工的草球,剩下的让她自己在营帐里捣鼓,她后来也没到外面转悠了。
&esp;&esp;裴莺听完,心里叹了口气。
&esp;&esp;这年龄怎的就差那么大呢?还是不妥。
&esp;&esp;“囡囡今年十七了,有如意郎君否?”裴莺换了个话题。
&esp;&esp;这个问题其实她们母女是聊过的,那时她们刚启程随军南下讨荆。裴莺记得很清楚,当时女儿的回答是:她要寻个孔武有力的夫婿,年纪大些无所谓,但一定要踏实。
&esp;&esp;还记得当初女儿说这番话时,面上只是认真,除此以外并无旁的。
&esp;&esp;然而今日再谈起这个问题,裴莺分明看到女儿面上似有一瞬的恍然,然后小姑娘目光躲闪。
&esp;&esp;不可能对宝贝女儿生气,陈渊除了年龄外、旁的没问题,思来想去,裴莺这把火最后烧到了陈渊他上峰那里。
&esp;&esp;“我、我没有如意郎君,且成亲之事向来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,父亲和娘亲你们做主便好。”说到后面,孟灵儿的声音低了下去。
&esp;&esp;父母之命媒妁之言,这是她过往多年认知的观念,以前邻里出嫁的小娘子都是听从家中安排,她想她也不例外。
&esp;&esp;她能有如今的地位和待遇,全靠双亲庇佑,婚事自然也是父母决定。
&esp;&esp;裴莺当即说:“当初我和你父亲成婚前,我便和他有约定,你的婚事他不会插手,因此囡囡不必担心往后嫁给一个只有几面之缘、甚至连面都未见过的小郎君。”
&esp;&esp;孟灵儿怔住,随即缓缓眨了下眼睛,“娘亲的意思是,我可以自己选择夫婿?”
&esp;&esp;裴莺看到了她眼里的亮光,眉心跳了跳,“你当然可以自己挑,但要给我过目,我可不希望我的女儿嫁给混子,又或者是些徒有其表的。”
&esp;&esp;“夫人、小娘子。”这时辛锦端来早膳。
&esp;&esp;之前的话题到此结束,母女俩用早膳。膳罢,不知是否是方才的话题令小姑娘难为情,孟灵儿少见地回去了。
&esp;&esp;裴莺在帐中发呆。
&esp;&esp;时间慢慢流过,外面陡然传来喧闹声,有人高呼“将军归”。
&esp;&esp;坐在窗帷旁的裴莺没动,眼睛都没眨一下。半晌以后,帐帘“哗啦”作响,一道高大的身影迈入帐中。
&esp;&esp;“夫人,快来随你夫君入关。”他的声音里带着笑意。
&esp;&esp;裴莺转头,杏眸里跳动着小火星。
&esp;&esp;霍霆山长眉微挑,“等恼火了?”
&esp;&esp;裴莺面无表情:“是挺恼火的。”
&esp;&esp;第139章
&esp;&esp;“之前说午时接夫人入关, 如今未到未初,我不曾失约。”霍霆山强调了下时间,他是踩着午时的尾巴回来的。
&esp;&esp;裴莺别开眼, “不是此事。”
&esp;&esp;霍霆山向后退了一步, 问守在营帐旁的辛锦“夫人饭否”, 得到否定的回复后, 男人了然,嘴角弧度深了些, “下回我若出征, 夫人不必等我用膳。”
&esp;&esp;裴莺:“……”
&esp;&esp;霍霆山自然未用膳, 他亲手割下李啸天的首级后, 便将战场交给了小儿子,自己乘乌夜快马先行回来。
&esp;&esp;午膳很快端上,昨夜幽州军大破沉猿道, 军中振奋不已, 霍霆山命火头军加餐, 如今端上来的午膳很是丰盛。
&esp;&esp;天上飞的, 地上走的, 水里游的尽有。
&esp;&esp;霍霆山挥退欲上前伺候的辛锦,亲自拿起碗给裴莺盛了一碗鸽子汤,“一鸽胜九雉,这汤不错, 夫人多喝些。”
&esp;&esp;热腾腾的鸽子汤放了红枣枸杞和生姜, 喝起来带着一丝清甜。
&esp;&esp;裴莺端着碗慢慢饮了一口,汤是好汤, 算是近些日子难得的正经汤水。
&esp;&esp;作为南方人,天知道裴莺以前隔三差五就喝汤, 但来到这里后,她许多习惯不得不改变,比如沐浴、也比如饮食。
&esp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