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1-10前往MIT  屿白首页

关灯 护眼     字体: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刚刚通过初阶任务。他不是一个会留下的人。他很快就会去it,进入他该属于的世界。

&esp;&esp;在他成年以前,甚至都不一定会再回来。

&esp;&esp;所以她不认为自己这些反应构成什么问题。

&esp;&esp;那只是错觉,一时的。

&esp;&esp;制度里很多人都会出现这种短暂投射,只是她平常太冷静,不太习惯这样的波动。

&esp;&esp;她写下今日备註的最后一行:

&esp;&esp;【观察员备註】候选人心理与反应数据皆稳定,观察员需维持情绪中立,釐清保护本能与个人偏好之界线。

&esp;&esp;她将那行註记上锁,没有标为正式备註。

&esp;&esp;然后关掉终端,拉上白色外套。

&esp;&esp;在灯光熄灭的瞬间,她站起身,走出资料室。

&esp;&esp;脚步和往常一样平稳,语气仍旧会是冷静的。

&esp;&esp;只是走廊尽头的感应灯亮起时,她在光影交界处短暂停了一下。

&esp;&esp;像是在对什么道别。又好像,只是在确认自己,还站在制度设定的位置上。

&esp;&esp;*

&esp;&esp;地点|松山机场&esp;国际线大厅

&esp;&esp;时间|2048年8月22日&esp;下午3:05

&esp;&esp;从六月到八月,岭翔几乎每天都待在制度观察区。

&esp;&esp;没有重大任务,也没有外部接触。时间被切割得极为规律:早上进行资料建模、午后完成健身训练,晚上则用来阅读、写作或研究。他有时会跟曜辰和澪一起吃饭。

&esp;&esp;这段时间他不再被视为单纯的候选种父,而是像一个正在缓慢生成的样本──资料越来越精细、检测越来越深入,制度的语言也越来越少解释,只留下一份日益增长的「档案厚度」。

&esp;&esp;他知道这段沉潜,是制度默认的「过渡阶段」。

&esp;&esp;他十八岁的生日将在美国度过。第一次出国,第一次脱离制度的实体空间。虽然合约仍在,虽然所有的数据连结与生理监控仍会持续运作,但他的身体将短暂离开这个岛、这栋建筑、这套日復一日的系统。

&esp;&esp;他站在机场的落地窗前,看着机坪上停着的白色机身。午后阳光落在玻璃上,映出三个人的倒影。

&esp;&esp;他拉着随身行李,身旁是曜辰,还有05。

&esp;&esp;曜辰看起来比平常安静一点。他穿着便服,手插在口袋里,像是陪朋友送机又有点不知道该不该开口。

&esp;&esp;「欸,到了那边记得拍个照给我。」他开口,语气像是随便说的,但眼神是真心的。

&esp;&esp;岭翔点点头。「好。」

&esp;&esp;「还有……如果遇到什么奇怪的室友,要记得第一天就立威,最好一开始就比他早起。」

&esp;&esp;曜辰的语气恢復了一点调侃,岭翔微微勾了一下嘴角,像是笑,但没有出声。

&esp;&esp;澪一直没说话。

&esp;&esp;直到登机广播响起,她才向前一步,从外套口袋里拿出一样东西递给他——一张折叠过的小纸卡,封面乾净无字。

&esp;&esp;「不是制度文件,只是……笔记。」她顿了一下,「可以收着,也可以丢掉。」

&esp;&esp;岭翔接过,没有立刻打开。

&esp;&esp;他只是点头。

&esp;&esp;「你会回来的。」澪说,「制度没有终点,只有下一段。」

&esp;&esp;她说这话时语气很轻,像是在讲天气。但那眼神落在他身上时,岭翔忽然发现──她不只是观察他而已。她也在记住他。

&esp;&esp;他不知道该说什么,只是背起背包,朝登机口走去。

&esp;&esp;没有人拥抱,没有告别词。只有他回过头的那一眼,对上两个站在原地的人。

&esp;&esp;曜辰朝他举了个手势,像在说:「别太快长大。」

&esp;&esp;澪没有举手,但她站得笔直,像是制度从未松动的一部分。

&esp;&esp;只有那眼神,静静地穿过机场的玻璃,落在他身上。

&esp;&esp;他忽然想到一件事:如果一定要给这一幕下一个标籤──

&esp;&esp;这可能就是他人生里,最接近「被父母送出国」的一次。

&esp;&esp;不是因为血缘。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